后抗生素时代的人类危机
文:Lesley
1928年,英国微生物学家亚历山大•弗莱明(Sir Alexander Fleming)在偶然之间发现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(antibiotic)青霉素(Penicillin,或译盘尼西林)有杀菌的作用,从此抗生素便改变了人类的医疗史,解决了许多从前不容易治疗的疾病问题,如肺炎、霍乱、破伤风、梅毒等等;甚至能运用在畜牧养殖业,以降低动物死亡率。抗生素的研究与应用,可以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事件之一。
抗生素带来的便利性,使现在的人类基本上离不开它。然而,大量使用抗生素的背后,其实隐藏着巨大的危机。
好坏通杀的抗生素
人们往往把抗生素当成消炎药(Anti-inflammatory drugs)在使用,然而,抗生素的主要作用是抗感染──通过杀死细菌来控制特定的感染,而不是消炎作用。而且抗生素只能对抗部分细菌,对病毒、真菌等导致的炎症是无效的。
从药理学上,抗生素对抗细菌的主要机制是: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,破坏细菌细胞膜的结构,干扰其蛋白质的合成和破坏细菌核酸(基因物质)的合成。无论是哪一种方式,最终达成的效果都是让细菌无法继续生长甚至死亡。
然而值得注意的是,千万不要以为跟细菌有关的疾病,使用了抗生素就能高枕无忧了!因为抗生素不只会杀死坏的细菌,连对人体有益的益菌(如肠道益生菌)都会一并消灭。而且有时候用抗生素杀死了细菌,却会导致其他原先被细菌抑制的物质(如病毒、寄生虫)因为没有天敌而大肆生长,反而容易产生副作用。
从抗药性到“超级细菌”
人类利用抗生素抵御细菌所带来的疾病,然而,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,细菌也在不断地进化。当投入药物浓度不足,或者少数细菌基因当中带有此种抗生素之抗体时,药物可能无法消灭细菌,这种状况被称为“抗药性”(antibiotic resistance)。譬如,服用抗生素时,通常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服用完相应的疗程,以便杀死所有细菌,如果觉得康复后便自行停药,残存在体内的细菌便会产生抗药性。
抗药性带来的影响,最明显的就是使抗生素失去它原本的功效。一旦抗生素无法杀死细菌,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,很有可能因为小小的感染而丧命;更糟糕的是,那些原本可以轻易治疗的疾病将变得不易治愈,有些细菌甚至会演化出新的型态,例如具有多种抗生素抗药性,且目前研发出的抗生素都杀不死的“超级细菌”(superbugs)。
世界卫生组织(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,简称WHO)调查发现,在美国,光是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(MRSA)这一种超级细菌,每年就至少造成1.9万人感染死亡。
2016年,英国经济学家欧尼尔(Jim O'Neill)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,内容指出,以目前超级细菌的进化速度来推估,到2050年时,全球每年至少会有1000万人死于超级细菌感染,并且情况会越来越严重。估计从目前到2050年,全球因超级细菌感染而造成的财物损失将会达到100兆美元之多。[1]
超级细菌造成的灾害,迫使人类不得不去面对接踵而来的问题:想要对抗超级细菌,势必要投入更新型、更强效的抗生素研究。然而,人类研发新型抗生素的速度比不上细菌进化的速度,这让许多药物即使研发出来也无法发挥它应有的功效,也造成研发成本越来越高,药厂也不愿意继续投入资本研发新的抗生素,纷纷退出市场。
当细菌比以前更强大、更难消灭,而人类却又面临无药可用的境地时,会发生什么样可怕的后果呢?
畜牧业:抗生素滥用重灾区
很多人也许会以为,自己并不常使用抗生素药品,所以就疏忽了抗生素滥用带来的危险性。其实滥用抗生素的问题,不仅仅发生在人身上,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数据显示,在一些国家,大约有80%的抗生素被用于畜牧业[2],而且主要用在健康的动物身上,以防止动物生病、感染,降低死亡率,而非用于治病。换言之,畜牧业滥用抗生素的情况,远比用于人类身上更多,影响也更广。
畜牧业者过度使用抗生素,造成细菌的抗药性增强,加上细菌不断进化,最后变成任何抗生素都无法消灭的“超级细菌”,一旦发生感染,就容易造成大规模死伤,而不知情的人们将这些动物的肉吃进肚子里,后果更是不堪设想。
畜牧业抗生素滥用所造成的问题远远不只如此,这些动物的排泄物、排出的废水以及所接触到的地方,会导致土壤、水源的污染,这些带着超级细菌的废弃物,就这么轻而易举地污染了农作物与水产养殖。所以即使是没有使用抗生素药物、减少肉食,但在土壤与水源都被污染的情况下,您认为自己完全不接触到污染源的机率有多少呢?
抗生素滥用已是世界难题
“抗生素滥用”影响深广,并已引起各方的关注。世界卫生组织发出警告:“抗生素抗药性在世界各地发生,并正在上升到危险高度。新的抗药机制正在出现并在全球蔓延,威胁到我们治疗常见传染病的能力。由于抗生素有效性下降,越来越多的感染(比如肺炎、结核病、败血症、淋病和食源性疾病)变得更难治疗,有时甚至无药可治。”[3]
针对抗生素滥用,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5项应对措施,包括提高对抗生素抗药性的认识与理解;通过监测和研究以强化知识;降低感染发病率;监测抗生素的使用;酌情增加对新药、诊断工具、疫苗和其他干预措施的投资。
德国早在1961年便意识到抗生素滥用对于畜牧业的影响,因此多次修法,明确规定动物使用抗生素需要经过医师开处方,一般健康的动物不得随意使用抗生素,同时也禁止畜牧业者将抗生素相关药物投入动物饲料当中,以杜绝抗生素滥用的情况发生。
近年来,世界各国也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不仅在一般医疗用药方面变得更加谨慎,在农牧方面也开始加强管理。欧盟自2006年起,也制定法律,禁止抗生素作为动物饲料添加物,即使是治疗生病的动物,也需要兽医开立处方笺,以降低抗生素滥用所带来的风险。而其他如美国、丹麦等国家,也都开始检讨抗生素用量的问题,并着手研究解决方案。
结语
抗生素滥用带来的后果,不只会让人类的健康受到影响,对于地球的永续发展,也可能带来不可预估的浩劫。其实,抗生素本身并非害人的毒药,但也绝非灵丹妙药,期许在不久的未来,人们只在对的时候、对的地方使用抗生素,这样,才能为人类、为社会、为整个地球谋取更多的福利。
参考资料:
[1]Review on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
https://amr-review.org/home.html
[2]停止对健康动物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抗生素耐药性蔓延http://www.who.int/mediacentre/n ... s-effectiveness/zh/
[3]抗生素耐药性http://www.who.int/mediacentre/f ... otic-resistance/zh/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