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5月21日星期二

为什么要感恩父母



      父母之爱如大海

      每一个人都是由母亲生下来的,母亲细致地喂养我们,呵护我们睡觉、生活等等。尤其是在孩子1至3岁时,母亲几乎每天晚上都要起床好几次,看看孩子有没有尿床,或是为孩子喂奶,当孩子得病或感冒发烧时,母亲可能会急得像疯了似的。如果一个人经常熬夜不睡觉,便容易变得不健康、长皱纹,但母亲们为了孩子,不怕长皱纹、不怕变丑,一切都以子女为优先。
      有许多母亲在婚前谈恋爱的时候,比小鸟还温柔,这个拿不动、那个不会做,等当了母亲之后,真的是无所不能,什么都会做,什么都做得动,不论多重的一筐食品,她都能自己扛回家。
      当我们小的时候,每成长一步,都成为母亲心中的安慰与喜悦。当孩子会叫“妈妈”时,母亲高兴得不得了;孩子在学校里得到老师的赞赏,或是得到“优秀”、“优良”的好评,母亲觉得比自己小时候得到赞美还要高兴一万倍。这就是母亲啊!当孩子慢慢长大了,要上学、考大学,母亲比孩子还急,把所有好吃的、可以补身体的营养品都给了孩子。孩子考上大学之后,父母亲更是以孩子为荣,好像他就是这个大学的校长一样光彩。
      与母亲相比,父亲则通常在外面打工赚钱,就像是一栋房子,为一个家庭挡风遮雨,供应家庭的生活开支,这也是同样重要的。我们自己一个人的时候,时常计较很多,成为母亲、父亲之后,真的就变得伟大了。父母的心胜过大海,使得孩子能够海阔天空地飞翔、遨游。无论飞到天空还是跌到海里,父母永远是孩子们温暖的港湾。不管他们曾经因为对孩子的期许而使用了多么刺激的语言、用过怎样惩罚的手段,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:为了孩子好。
      有了子女后,父母几乎失去了自我,这并不是夸大其词。父母为子女所做的一切,很像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──“无我”,又像最高贵的返璞归真的境界。父母既是“无我”,还要“用我”──将自己充分地利用起来,以提供一切的服务、一切的期望、一切的安慰,乃至一切的惩罚,总之,一切都是为了儿女。当孩子们觉得最悲伤、最困难的时候,父母们便给他们带来无穷的力量,使得孩子们无论多苦都能撑得下去。他们的一句话,甚至能成就孩子的一生。
      我们曾回报父母什么?
     生儿育女之后,父母亲的身上就体现出了“大爱”。我们历代的父母亲,都是由这种大爱串起来的生命线,因此要真诚地感恩祖宗及父母亲。
父母亲用尽一切来对孩子好,而孩子从一开始离不开父母亲的呵护,到长大脱离父母的怀抱,与父母亲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,就像一根跨海的琴弦,但是这条爱的线是永远相连的。我们需要想一想,当我们长大之后,还记得父母的恩德吗?对父母有过回报吗?
      如果在回忆父母亲的恩德时实在说不出来,可能是习惯了父母的爱,觉得父母就应该对我们好。扪心自问,当我们成为父母心中的荣耀,成为他们永远的牵挂时,他们在我们心中又是怎样的呢?有些人连过年过节打一通电话给父母都很勉强,说出口的问候语、祝福语也几乎都是出于礼节性的,讲电话几分钟之后,就找不到其他的话可以对父母讲了,好像讲多了会很难为情。这样的人回报了父母什么呢?
      我们在成年之后,与父母之间可能会因意见不同而产生隔阂。比如说你要买房,父母亲不乐意;或是你想要跟你喜欢的人结婚,父母亲不同意,有时候搞得很不开心,乃至产生仇恨之心,甚至因为仇恨之心而将父母亲的恩德全部抹掉了,我个人认为,这是做儿女的错误。
人类的习惯就是爱小不爱老,当你结婚生子了,希望能重新反思“养儿方知父母恩”的道理,你今天怎样呵护你的孩子,便可以想到你的父母亲对你至少是相等的疼爱,甚至可能超过你对孩子的疼爱,所以我们更应该用最真诚的感恩之心对待父母亲。

      感念父母的恩情

      祖宗和我们是血脉相连的,如果我们的父母亲得以解脱、度化,我们的生命就会很好。
心怀对祖宗及父母的感恩,实际上是在弥补我们整个遗传基因之中那些破损的、残缺的部分。当我们开始讨论并重新认识父母亲的恩情,心就打开了,光就照进来了。
      真心地回报父母恩,要给在世的父母亲多一份恭敬、孝顺。很多人常说:“等我不忙了,就去父母跟前尽孝。”可是往往还没等到这一天,他们却都走了,再想尽孝,为时已晚。其实,我们不一定非要拿多少钱财给父母才算尽孝,因为年老常怕孤独,我们即使只是到父母身边陪伴他们,让他们为我们做饭,重新像我们小时候一样伺候我们,父母亲都会非常非常感动。

      放大感恩之心,人生无限宽广

      为了让自己更好、让未来更好、让子女更好,我们对于父母、祖宗,乃至对老师、对我们有恩的人、帮助过我们的人,哪怕曾给我们一句提醒的人,都应该怀有感恩之心。
      我的感恩之心可以有多么广呢?譬如,我不会用力去踩地,更不会用力去踩草。因为我相信万物有灵,万物都是有生命的,如果踩痛了它,就是助长了自己的嗔恨心,使自己离慈悲越来越远。如果我们对空气都怀有感恩之心,对树木更是百般呵护,那我们便会越来越柔软、温暖、吉祥,我们的人生也将越走越顺利。

 来自《禅修与健康》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