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5月13日星期一

走出童年阴影,你可以!


文:汪达


     1951年,美国一位女孩因罹患精神分裂症(Schizophrenia),求诊于心理治疗师维吉尼亚•萨提尔(Virginia Satir),半年后,病况有了明显好转。然而,当女孩的母亲介入治疗,女孩的病况反而恶化到半年前的状态。
      萨提尔察觉有异,便针对这对母女大胆拟定了一套新的疗程,并且在治疗一段时间之后,邀请了父亲参与治疗。当父亲加入之后,女孩的病况居然再度恶化到治疗之前的状态。这是为什么呢?
      萨提尔约见了这个家庭的每一位成员(包含女孩、父母以及兄长),终于成功找出问题。原来,女孩的哥哥从小就非常优秀,致使父母不自觉将所有的关注力放在哥哥身上,而忽略了女孩,即使女孩很努力地好好表现,想赢得父母的关心,却总是力不从心,致使她痛苦不已。由于情绪压抑太久,因此得了精神疾病。萨提尔对女孩及她的家人进行了家族心理治疗,最终成功治愈了女孩。这个案例所突显的,正是原生家庭所造成的影响。

      伤害藏在细节里

      “原生家庭”,是指由父母与子女组成的家庭,换言之,就是一个孩子原始生长的家庭。
     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(Sigmund Freud),在研究许多精神疾病病例时发现,那些精神病人的情绪困扰,大多源自于6岁以前在家庭中所遭受的痛苦,因此他认为,一个人的性格和各种行为模式,包括价值观念的发展、情感上的索求等等,都和其原生家庭有密不可分的关系。
      以脑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看,一个孩子从出生到3岁之间,脑神经细胞会不断增生,到4岁左右达到高峰;7岁时,脑神经细胞生长开始趋缓;10岁时,大脑的发展就定型了。[1]因此,在7岁之前,孩子对于外界所给予的一切信息,无论是好是坏,都会如海绵一样迅速吸收,这也意味着,孩子在7岁之前的生活经历,都足以影响他的一生。
      原生家庭是人的一生当中,与世界所有联系的开始,也是学习个人情感经验和两性相处方式的最初场所。人们的性格、行为、价值观、情感习惯、思维模式、心理乃至人际关系,无一不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。

      如影随形的伤痛

      童年期在家庭中受到的待遇,对一个人的影响究竟有多大?1998年,美国费利帝(Vincent Felitti)医师与流行病学家安达(Robert Anda)曾合作进行一项“童年逆境研究”,调查了一万七千多位中产阶级、拥有大学学历及良好工作的成年人,了解他们在18岁以前是否曾经历身体或精神虐待、性侵、父母离异、家人入监、无人照料、与吸毒或酗酒者同住等问题,并分析这些经验与身心健康的关系。在交叉比对了约一万三千五百份问卷后,显示曾经历四种以上不良经验的人当中,86%有烟瘾、肥胖、退缩、忧郁或自杀倾向;曾经历七种以上不良经验的人,罹患癌症、狭心症的机率高出一般人三倍,且平均寿命仅有60.6岁,比平均值少19年。
      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美国联邦女法官布勒克(Judge Mary Elizabeth Bullock),她曾出书自述童年经历亲生父亲长达10年的性侵、凌虐、奴役,甚至被迫卖淫等过程。虽然靠着坚定的毅力和努力取得高学历与事业成就,但她却罹患了四种癌症、红斑性狼疮与多发性硬化症[2]。

      别让伤害代代相传

      不论自觉与否,任何人内在都可能隐藏着来自原生家庭所造成的创伤与影响,即使长大成人,也常常带有童年经验的烙印;更可怕的是,它还会如遗传基因一般代代相传下去。但是,为何有些经历过类似创伤的人,仍能活得正面且积极呢?只要透过一些练习,任何人都有可能摆脱童年梦魇的纠缠。
      首先,静下心来,回顾童年那些曾经令你感到快乐与幸福的时光,告诉自己,其实一切并不总是那么糟的,同时感谢父母(或其他家人)曾给过你那些幸福时光;其次,接受这样的事实:父母和你一样都是平凡人,就如同你一般会犯错,会有情绪;并且相信他们已尽了最大的努力将你抚养长大。请相信,他们并非刻意伤害你,只是他们也在受苦,他们对自己的行为也深感无能为力。接下来,告诉自己,现在的你并非过去那个无助的你,现在的你已不再是个受害者,而是充满能力与勇气的,你不仅有足够的能量远离那些童年的创伤,也有足够的智慧不让你的下一代继续遭受同样的伤害。

      4种自我疗愈法

      如果以上的方法仍无法帮助您摆脱童年创伤,您还可以尝试以下四种方法:
      采取写作疗法:
      每天花20分钟,尽可能完整地写下童年时发生的事件,尽情地发掘自己的情绪、想法、经验和感受,探索这些事件如何影响着你现在的生活。不用在意文字是否通顺,也不一定要保留这些文字。不喜欢写字的人,也可以用绘画或录音的方式替代。这些方法,有助于情绪的宣泄。
      静坐或练习瑜伽:
      当一个人的身体处于放松状态,面对压力时便能更加理性地调节情绪。当产生负面情绪时,不妨找一个不受打扰的地方静坐,使呼吸慢慢平稳、安静,体会呼气与吸气之间平和的感觉,也可通过瑜伽来使自己达到放松、平静的状态。此外,金菩提禅师所提倡的“一念代万念”的观想式禅修方法,用简单美好的观想来引导散漫的思绪归于一念,在动中求得相对的静,也能让您快速学会放松,更好地应对压力和烦恼。
      与人互动:
      良好的人际互动能够促进大脑分泌催产素(Oxytocin),让人心情变好,降低身体的压力反应。多参与社交活动,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,多花点时间和爱你、关心你的人相处,将会让你更有力量面对过往的伤痛。[3]
      聆听禅师的开示:
      许多人以为“放下”就等于“失去”,事实上,放下才是真正的提起,也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与自在。金菩提禅师的开示以通俗易懂又充满智慧的言语,引导人们看透事物运行的规律,懂得如何化解伤害,与过去的自己和解,从而摆脱原生家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。
      如果您仍无法放下过往,不如在每天早晨多诵读几遍《金菩提圣经》,给自己打气鼓励。若能每天都意念着“我最自信!我最有魅力!”世界将充满着灿烂阳光,生活也变得美妙。从言语到意念,抛开阴霾,给自己阳光、能量、智慧、快乐和自信,必定能开启更加光明的未来!

来自《禅修与健康》

      参考资料:
      [1]3岁、7岁、10岁决定孩子一生的竞争力
      http://www.businessweekly.com.tw ... =2134&type=Blog
      [2] 科学观点:负面的童年经验如何影响我们
      https://www.twreporter.org/a/adverse-childhood-experiences
      [3]面对童年伤害,你可以做的自我疗愈
       https://counselingliu.com/2016/08/10/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