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6月26日星期三

简单行为,提升快乐指数


文:竹语


      通常我们认为,心生恐惧,身体才会发抖;快乐满溢,才会大笑,可是一百多年前,“美国心理学之父”威廉•詹姆斯(William James)指出,事实上,当人体受到刺激后,会本能地做出反应,大脑观察到这种反应之后,瞬间判断,接着形成情绪,换言之,是先有反应再有情绪。譬如见到一头熊,我们双腿发颤,马上逃跑,然后大脑进行判断,从而产生情绪体验:恐惧。
      无独有偶,一位丹麦的生理学家卡尔•朗格(Carl Lange)也发表了类似的学说,两人的论点合称为“詹姆斯—朗格情绪理论”,并引发了众多的关注与讨论。到目前为止,很多科学实验证实,身体行为确实可以引发情绪的改变。只要利用一定的行为技巧,就可以提升快乐指数,让自己充满正能量。以下分享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,让我们一边阅读,一边变得更快乐!

      微笑时,世界也对你微笑

      不需要依赖任何外在的物质,最简单、最快速提升快乐感的方式,就是微微一笑。
       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•莱尔德(James D. Laird)在20世纪60年代做了一个实验,为了避免志愿者因知道真实目的而影响实验结果,刻意误导他们,让他们以为该实验是为了研究面部肌肉在不同情况下的活动状态。詹姆斯将电极片分别放在志愿者们的眉间、嘴角和下颚,并指导他们收缩相应的肌肉,以做出微笑、生气等不同的表情。实验结果令人惊讶:微笑的表情令他们快乐,而皱眉的表情令他们无端感到生气。
      此外,研究者们也通过大脑的扫描,确定当志愿者们做出害怕的表情时,大脑中影响情绪的部分会变得非常活跃。也就是说,面部表情让他们产生了真正的害怕与恐惧。   
      另一位美国心理学家保罗•埃克曼(Paul Ekman)通过大量研究发现,脸部表情是与生俱来的,不会因为种族、地理和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。所以,通过改变面部表情来改善我们的情绪,这一技巧适用于所有人。 
      我们现在就试一试,做出微笑的面部表情,并保持20秒钟。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,譬如面对镜子,试着让嘴角肌肉拉向耳朵方向,也可以通过不同的发音(譬如“茄子”),抑或用牙齿咬住一支笔……当然,也可以试一试哈哈大笑。如何?是否一扫阴霾的心情,变得轻松起来了?

      赞美,提升自信与快乐

      赞美他人,会带给他人自信与快乐,可你是否想过:赞美自己,也会让自己快乐。
      在菩提禅修的课程中,金菩提禅师曾经多次带领学员们大声朗读“我最自信、我最智慧、我最有魅力、我画画最好、我的歌声最好听、我无所不能……”令人惊喜的是,这些看似简单的话语,竟然产生了神奇的效果,让许多人变得自信又快乐,甚至连一些忧郁症患者也借此走出了灰暗的人生,重展欢颜!
      正面的语言,能激发人的正面情绪,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米特•费尔腾(Emmett Velten)的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。他让一组志愿者从头到尾阅读60句越来越正面、积极的话语,比如“今天我感觉特别好、效率特别高”,而对照组阅读的句子则仅仅陈述各种事实,不带感情色彩。实验结果表明,前者的快乐指数得到明显的提升。
      金菩提禅师曾经说过:“早晨产生一个良好的意念,一整天都会变得顺利,好运相伴。”所以,每天早晨起床后,不妨给自己几句赞美和鼓励的话,比如“今天的我最有魅力、最自信、最智慧、最善良、最大度、最爱读书、最爱思考……”可能就会让我们心中充满正能量,可以更加自信和乐观地面对忙碌的一天!

      昂首阔步,神采飞扬

      调整身体姿势,也是一个很简单而有效的方法。譬如走路的姿势,昂首阔步,目光上扬,心情也会不由自主地轻快起来。研究者约翰内斯•麦克拉克(Johannes Michalak)等人做了一个实验,他们让受试者看一列单词,里面既有表达焦虑和恐惧的负面词汇,也有表达快乐与美丽的正面词汇。[1]
      接下来让受试者在跑步机上走15分钟,眼前有一个测量仪器,要求其中一半受试者让仪器保持向左摆动,另一半则向右摆动。但受试者并不知道,只有肩膀下垂等抑郁、沮丧的行走姿势才会让仪器向左摆;而双臂甩动等快乐的姿势,会让仪器向右摆。
      两组受试者很快学会了让仪器保持在实验者所要求的方向。15分钟后,要求受试者写下他们在实验之初所看的词汇,发现以快乐姿势行走的受试者能忆起更多正面词汇;而以沮丧姿势行走的受试者,则记起了更多的负面词汇。以上实验证实,走路姿势的确影响了人类的心境。
      社会心理学家艾米•卡迪(Amy Cuddy)指出:摆出具有权力感的姿势(power pose),能使人感到更自信,从而调整情绪。[2]卡迪建议,如果害怕明天的考试,那么就将原本抱肩、低头、翘二郎腿的姿势,改成伸开双臂、抬头挺胸、插腰而立或者岔开腿等姿势,并且保持这个姿势两分钟,因为这个姿势能使身体在占据更大空间的同时,也提升了权力感,仿佛自己变得能控制局面,而不再惊慌失措。简单的姿势就能改变情绪,使人不再觉得低迷和沮丧。

      禅坐,收获平静、愉快

        还有一种方法也能够使人们快速恢复平静,那就是静坐。大量科学研究已经证实,在静坐、禅修或瑜伽修行中,大脑会释放更多的多巴胺(dopamine),令人产生愉悦和满足感。
1997年宾州大学(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)的神经学家纽柏 (Andrew Newberg)用脑波扫描的方式,发现长期禅修者的大脑前部,在禅坐
时呈现活跃的状态。之后诸多类似的证据指出,大脑中主宰快乐情绪、正面思考的区域在禅坐时,脑波振荡会变强。
      威斯康辛大学的理查德•戴维森(Richard Davidson)教授等人曾经做过试验,将长期禅修者与从未禅修者的脑波差异作比较。试验对象中,一组是8位年龄在34至64岁之间的佛教徒,曾经有过长达15年乃至40年的禅修经验。对照组则是10位健康的大学生,他们从未尝试过打坐或者冥想,只是为了这次实验而接受了一个星期、每天一个小时的禅修训练。实验中脑波扫描显示,前者大脑阿尔法波(α波,与身体放松和注意力集中有关)和伽马波(γ波,与幸福感有关)的活动十分显著,其中又以脑伽马波的振荡尤为强烈,说明大脑负责快乐相关情绪的区域十分活跃。
之后,很多科学家相继用脑波扫描的方法,证实禅修的确可以令人变得更加快乐。

      开始行动,走向崭新的旅程

      道理说一千遍,不如实际做一遍。行动才是最有效、最直接的快乐催化剂。所以,如果不想再被消极自卑的情绪所左右,请在清晨大声朗读“我最慈悲,我最自信”等正能量的话语,来唤醒自己内心的力量与自信吧!
      如果不想再忧郁下去,何不通过唱歌、跳舞、演讲、讲笑话等各种娱乐社交活动,改善现有的人际关系,重新找回欢笑与快乐呢?
如果不想再生气,不妨做个嘴角上扬、眼睛弯弯的表情,当我们开始用微笑对待家人时,家里的氛围将随之悄然改变。
改变行为,变成一个崭新的自己,开启一段充满信心和快乐的人生之旅吧!

      参考资料:
      1.Johannes Michalak, Katharina Rohde, Nikolaus F. Troje, How we walk affects what we remember: Gait modifications through biofeedback change negative affective memory bias, Journal of Behavior Therapy and Experimental Psychiatry, Volume 46, March 2015, Pages 121-125.
      2.https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 ... 14000809?via%3Dihub
      3.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Ks-_Mh1QhMc&t=449s

摘自《禅修与健康》

2019年6月12日星期三

胃酸、失眠、骨折伤痛全消失


       护童,64岁,退休货物校对员

       意外发生,健康雪上加霜

      2010年6月,我在工作地点校对出货的时候,被一辆堆高机撞击,导致左腿的两根大骨──胫骨和腓骨折断。第2天,医生为我做了小腿外侧手术,清理小腿里面的瘀血和碎骨。11天后又做了小腿内侧手术,植入辅助骨骼复位的两条铁片和12粒螺丝,历时6个小时。
      由于我的骨折有别于普通的骨伤,手术过后,医生让我24小时穿着“保护鞋”。在这期间,我只能坐在轮椅上,而且一坐就是整整1年!由于第2次手术历时较长,我的血管出现了阻塞现象,医生又开了稀释血液的药给我吃,同时嘱咐我不要吃太多青菜,因为青菜中的叶绿素会破坏这种药的药性。这一点对我来说太难了,因为我从30岁就开始吃素,不吃青菜怎么行呢?
      我的身体本来就不太好,大约25岁起,我就患上了家族遗传性失眠,每晚只能睡2-3小时,做完腿部手术后,因为吃药喝水过多,晚上还常常起床上厕所。年轻时,因为爱美去减肥,三餐不离苹果和酸柑,虽然体重减轻了些,却引发了胃酸倒流的毛病!此次意外对我来说,简直是雪上加霜。它不仅导致我行动不便,还使我丢了工作,连饮食也受到了限制,我的心情非笔墨能形容!
      熬过了1年的轮椅生活,我开始遵从医生的建议,借助拐杖学走路。长时间缺乏锻炼,使我的左腿虚弱无力,走起路来寸步难行,左腿就像废腿一样,只能勉强靠右腿的力量来支撑。

      一本杂志,开启健康之旅

      在不断地练习之后,我不需要使用拐杖了,但身体状况还是很差。2013年1月,我先生送我去理发时途经一间健康饮食店,顺手拿了摆在店外的《禅修与健康》杂志。回家阅读后,我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了,尤其是大礼拜减肥法,正是我梦寐以求的减肥信息!我在家待了两年多,因为缺乏运动,体型不断地横向发展,如今有了减肥法宝,我还等什么呢?
      去新加坡菩提禅堂学习大礼拜之后,我开始在家里练习。刚开始做大礼拜时,我浑身酸痛,只能做15分钟,后来能慢慢坚持到半小时,只是胃酸会不时跑出来,有些难受。但为了减肥梦,我继续坚持下去。3个月后,效果真的很显著,我的体重成功从68公斤减到了60公斤!
      改变还在不断发生着。2013年5月,我报名参加了8天半健身班。健身班第2天,我的睡眠就有了很大的改善,晚上11点上床,能一觉睡到天亮,起床后精神饱满!1个星期后,夜尿问题也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。健身班上,我还尝试做了1个小时大礼拜,结果胃酸竟然没有再犯了!

      “八卦内功”让我行动自如
      这么多项身体问题就这么轻易地解决了,让我对禅修充满了信心,从此我一直坚持禅修。2015年5月,我参加了“八卦内功”百日筑基课程。我知道这对我的左腿是个很大的挑战。开始走“八卦”时,我因为左腿无力,无法掌握平衡,整个身体摇摇晃晃。坚持了约3个月后,我的左腿变得有力了!百日筑基完成时,我的腿伤基本上好了,走路很稳,也很快,与常人无异。
      经过不断地禅修,我不但腿伤迅速好起来,行动自如,而且还神采奕奕,充满了活力,照看孙子、煮饭完全不觉得累。如今,我仍然在努力地禅修,并且成为了禅堂的志工,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、很幸福!我知道,这些福气都来源于菩提禅修!

2019年6月1日星期六

后抗生素时代的人类危机


文:Lesley


      1928年,英国微生物学家亚历山大•弗莱明(Sir Alexander Fleming)在偶然之间发现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(antibiotic)青霉素(Penicillin,或译盘尼西林)有杀菌的作用,从此抗生素便改变了人类的医疗史,解决了许多从前不容易治疗的疾病问题,如肺炎、霍乱、破伤风、梅毒等等;甚至能运用在畜牧养殖业,以降低动物死亡率。抗生素的研究与应用,可以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事件之一。
      抗生素带来的便利性,使现在的人类基本上离不开它。然而,大量使用抗生素的背后,其实隐藏着巨大的危机。

      好坏通杀的抗生素

      人们往往把抗生素当成消炎药(Anti-inflammatory drugs)在使用,然而,抗生素的主要作用是抗感染──通过杀死细菌来控制特定的感染,而不是消炎作用。而且抗生素只能对抗部分细菌,对病毒、真菌等导致的炎症是无效的。
      从药理学上,抗生素对抗细菌的主要机制是: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,破坏细菌细胞膜的结构,干扰其蛋白质的合成和破坏细菌核酸(基因物质)的合成。无论是哪一种方式,最终达成的效果都是让细菌无法继续生长甚至死亡。
     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,千万不要以为跟细菌有关的疾病,使用了抗生素就能高枕无忧了!因为抗生素不只会杀死坏的细菌,连对人体有益的益菌(如肠道益生菌)都会一并消灭。而且有时候用抗生素杀死了细菌,却会导致其他原先被细菌抑制的物质(如病毒、寄生虫)因为没有天敌而大肆生长,反而容易产生副作用。

      从抗药性到“超级细菌”

      人类利用抗生素抵御细菌所带来的疾病,然而,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,细菌也在不断地进化。当投入药物浓度不足,或者少数细菌基因当中带有此种抗生素之抗体时,药物可能无法消灭细菌,这种状况被称为“抗药性”(antibiotic resistance)。譬如,服用抗生素时,通常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服用完相应的疗程,以便杀死所有细菌,如果觉得康复后便自行停药,残存在体内的细菌便会产生抗药性。
      抗药性带来的影响,最明显的就是使抗生素失去它原本的功效。一旦抗生素无法杀死细菌,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,很有可能因为小小的感染而丧命;更糟糕的是,那些原本可以轻易治疗的疾病将变得不易治愈,有些细菌甚至会演化出新的型态,例如具有多种抗生素抗药性,且目前研发出的抗生素都杀不死的“超级细菌”(superbugs)。
      世界卫生组织(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,简称WHO)调查发现,在美国,光是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(MRSA)这一种超级细菌,每年就至少造成1.9万人感染死亡。
      2016年,英国经济学家欧尼尔(Jim O'Neill)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,内容指出,以目前超级细菌的进化速度来推估,到2050年时,全球每年至少会有1000万人死于超级细菌感染,并且情况会越来越严重。估计从目前到2050年,全球因超级细菌感染而造成的财物损失将会达到100兆美元之多。[1]
      超级细菌造成的灾害,迫使人类不得不去面对接踵而来的问题:想要对抗超级细菌,势必要投入更新型、更强效的抗生素研究。然而,人类研发新型抗生素的速度比不上细菌进化的速度,这让许多药物即使研发出来也无法发挥它应有的功效,也造成研发成本越来越高,药厂也不愿意继续投入资本研发新的抗生素,纷纷退出市场。
      当细菌比以前更强大、更难消灭,而人类却又面临无药可用的境地时,会发生什么样可怕的后果呢?

      畜牧业:抗生素滥用重灾区

      很多人也许会以为,自己并不常使用抗生素药品,所以就疏忽了抗生素滥用带来的危险性。其实滥用抗生素的问题,不仅仅发生在人身上,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数据显示,在一些国家,大约有80%的抗生素被用于畜牧业[2],而且主要用在健康的动物身上,以防止动物生病、感染,降低死亡率,而非用于治病。换言之,畜牧业滥用抗生素的情况,远比用于人类身上更多,影响也更广。
      畜牧业者过度使用抗生素,造成细菌的抗药性增强,加上细菌不断进化,最后变成任何抗生素都无法消灭的“超级细菌”,一旦发生感染,就容易造成大规模死伤,而不知情的人们将这些动物的肉吃进肚子里,后果更是不堪设想。
      畜牧业抗生素滥用所造成的问题远远不只如此,这些动物的排泄物、排出的废水以及所接触到的地方,会导致土壤、水源的污染,这些带着超级细菌的废弃物,就这么轻而易举地污染了农作物与水产养殖。所以即使是没有使用抗生素药物、减少肉食,但在土壤与水源都被污染的情况下,您认为自己完全不接触到污染源的机率有多少呢?

      抗生素滥用已是世界难题

      “抗生素滥用”影响深广,并已引起各方的关注。世界卫生组织发出警告:“抗生素抗药性在世界各地发生,并正在上升到危险高度。新的抗药机制正在出现并在全球蔓延,威胁到我们治疗常见传染病的能力。由于抗生素有效性下降,越来越多的感染(比如肺炎、结核病、败血症、淋病和食源性疾病)变得更难治疗,有时甚至无药可治。”[3]
      针对抗生素滥用,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5项应对措施,包括提高对抗生素抗药性的认识与理解;通过监测和研究以强化知识;降低感染发病率;监测抗生素的使用;酌情增加对新药、诊断工具、疫苗和其他干预措施的投资。
      德国早在1961年便意识到抗生素滥用对于畜牧业的影响,因此多次修法,明确规定动物使用抗生素需要经过医师开处方,一般健康的动物不得随意使用抗生素,同时也禁止畜牧业者将抗生素相关药物投入动物饲料当中,以杜绝抗生素滥用的情况发生。
      近年来,世界各国也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不仅在一般医疗用药方面变得更加谨慎,在农牧方面也开始加强管理。欧盟自2006年起,也制定法律,禁止抗生素作为动物饲料添加物,即使是治疗生病的动物,也需要兽医开立处方笺,以降低抗生素滥用所带来的风险。而其他如美国、丹麦等国家,也都开始检讨抗生素用量的问题,并着手研究解决方案。

      结语

      抗生素滥用带来的后果,不只会让人类的健康受到影响,对于地球的永续发展,也可能带来不可预估的浩劫。其实,抗生素本身并非害人的毒药,但也绝非灵丹妙药,期许在不久的未来,人们只在对的时候、对的地方使用抗生素,这样,才能为人类、为社会、为整个地球谋取更多的福利。

      参考资料:
      [1]Review on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
      https://amr-review.org/home.html
      [2]停止对健康动物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抗生素耐药性蔓延http://www.who.int/mediacentre/n ... s-effectiveness/zh/
      [3]抗生素耐药性http://www.who.int/mediacentre/f ... otic-resistance/zh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