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要感恩父母
父母之爱如大海
每一个人都是由母亲生下来的,母亲细致地喂养我们,呵护我们睡觉、生活等等。尤其是在孩子1至3岁时,母亲几乎每天晚上都要起床好几次,看看孩子有没有尿床,或是为孩子喂奶,当孩子得病或感冒发烧时,母亲可能会急得像疯了似的。如果一个人经常熬夜不睡觉,便容易变得不健康、长皱纹,但母亲们为了孩子,不怕长皱纹、不怕变丑,一切都以子女为优先。
有许多母亲在婚前谈恋爱的时候,比小鸟还温柔,这个拿不动、那个不会做,等当了母亲之后,真的是无所不能,什么都会做,什么都做得动,不论多重的一筐食品,她都能自己扛回家。
当我们小的时候,每成长一步,都成为母亲心中的安慰与喜悦。当孩子会叫“妈妈”时,母亲高兴得不得了;孩子在学校里得到老师的赞赏,或是得到“优秀”、“优良”的好评,母亲觉得比自己小时候得到赞美还要高兴一万倍。这就是母亲啊!当孩子慢慢长大了,要上学、考大学,母亲比孩子还急,把所有好吃的、可以补身体的营养品都给了孩子。孩子考上大学之后,父母亲更是以孩子为荣,好像他就是这个大学的校长一样光彩。
与母亲相比,父亲则通常在外面打工赚钱,就像是一栋房子,为一个家庭挡风遮雨,供应家庭的生活开支,这也是同样重要的。我们自己一个人的时候,时常计较很多,成为母亲、父亲之后,真的就变得伟大了。父母的心胜过大海,使得孩子能够海阔天空地飞翔、遨游。无论飞到天空还是跌到海里,父母永远是孩子们温暖的港湾。不管他们曾经因为对孩子的期许而使用了多么刺激的语言、用过怎样惩罚的手段,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:为了孩子好。
有了子女后,父母几乎失去了自我,这并不是夸大其词。父母为子女所做的一切,很像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──“无我”,又像最高贵的返璞归真的境界。父母既是“无我”,还要“用我”──将自己充分地利用起来,以提供一切的服务、一切的期望、一切的安慰,乃至一切的惩罚,总之,一切都是为了儿女。当孩子们觉得最悲伤、最困难的时候,父母们便给他们带来无穷的力量,使得孩子们无论多苦都能撑得下去。他们的一句话,甚至能成就孩子的一生。
我们曾回报父母什么?
生儿育女之后,父母亲的身上就体现出了“大爱”。我们历代的父母亲,都是由这种大爱串起来的生命线,因此要真诚地感恩祖宗及父母亲。
父母亲用尽一切来对孩子好,而孩子从一开始离不开父母亲的呵护,到长大脱离父母的怀抱,与父母亲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,就像一根跨海的琴弦,但是这条爱的线是永远相连的。我们需要想一想,当我们长大之后,还记得父母的恩德吗?对父母有过回报吗?
如果在回忆父母亲的恩德时实在说不出来,可能是习惯了父母的爱,觉得父母就应该对我们好。扪心自问,当我们成为父母心中的荣耀,成为他们永远的牵挂时,他们在我们心中又是怎样的呢?有些人连过年过节打一通电话给父母都很勉强,说出口的问候语、祝福语也几乎都是出于礼节性的,讲电话几分钟之后,就找不到其他的话可以对父母讲了,好像讲多了会很难为情。这样的人回报了父母什么呢?
我们在成年之后,与父母之间可能会因意见不同而产生隔阂。比如说你要买房,父母亲不乐意;或是你想要跟你喜欢的人结婚,父母亲不同意,有时候搞得很不开心,乃至产生仇恨之心,甚至因为仇恨之心而将父母亲的恩德全部抹掉了,我个人认为,这是做儿女的错误。
人类的习惯就是爱小不爱老,当你结婚生子了,希望能重新反思“养儿方知父母恩”的道理,你今天怎样呵护你的孩子,便可以想到你的父母亲对你至少是相等的疼爱,甚至可能超过你对孩子的疼爱,所以我们更应该用最真诚的感恩之心对待父母亲。
感念父母的恩情
祖宗和我们是血脉相连的,如果我们的父母亲得以解脱、度化,我们的生命就会很好。
心怀对祖宗及父母的感恩,实际上是在弥补我们整个遗传基因之中那些破损的、残缺的部分。当我们开始讨论并重新认识父母亲的恩情,心就打开了,光就照进来了。
真心地回报父母恩,要给在世的父母亲多一份恭敬、孝顺。很多人常说:“等我不忙了,就去父母跟前尽孝。”可是往往还没等到这一天,他们却都走了,再想尽孝,为时已晚。其实,我们不一定非要拿多少钱财给父母才算尽孝,因为年老常怕孤独,我们即使只是到父母身边陪伴他们,让他们为我们做饭,重新像我们小时候一样伺候我们,父母亲都会非常非常感动。
放大感恩之心,人生无限宽广
为了让自己更好、让未来更好、让子女更好,我们对于父母、祖宗,乃至对老师、对我们有恩的人、帮助过我们的人,哪怕曾给我们一句提醒的人,都应该怀有感恩之心。
我的感恩之心可以有多么广呢?譬如,我不会用力去踩地,更不会用力去踩草。因为我相信万物有灵,万物都是有生命的,如果踩痛了它,就是助长了自己的嗔恨心,使自己离慈悲越来越远。如果我们对空气都怀有感恩之心,对树木更是百般呵护,那我们便会越来越柔软、温暖、吉祥,我们的人生也将越走越顺利。
来自《禅修与健康》
2019年5月21日星期二
2019年5月13日星期一
走出童年阴影,你可以!
文:汪达
1951年,美国一位女孩因罹患精神分裂症(Schizophrenia),求诊于心理治疗师维吉尼亚•萨提尔(Virginia Satir),半年后,病况有了明显好转。然而,当女孩的母亲介入治疗,女孩的病况反而恶化到半年前的状态。
萨提尔察觉有异,便针对这对母女大胆拟定了一套新的疗程,并且在治疗一段时间之后,邀请了父亲参与治疗。当父亲加入之后,女孩的病况居然再度恶化到治疗之前的状态。这是为什么呢?
萨提尔约见了这个家庭的每一位成员(包含女孩、父母以及兄长),终于成功找出问题。原来,女孩的哥哥从小就非常优秀,致使父母不自觉将所有的关注力放在哥哥身上,而忽略了女孩,即使女孩很努力地好好表现,想赢得父母的关心,却总是力不从心,致使她痛苦不已。由于情绪压抑太久,因此得了精神疾病。萨提尔对女孩及她的家人进行了家族心理治疗,最终成功治愈了女孩。这个案例所突显的,正是原生家庭所造成的影响。
伤害藏在细节里
“原生家庭”,是指由父母与子女组成的家庭,换言之,就是一个孩子原始生长的家庭。
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(Sigmund Freud),在研究许多精神疾病病例时发现,那些精神病人的情绪困扰,大多源自于6岁以前在家庭中所遭受的痛苦,因此他认为,一个人的性格和各种行为模式,包括价值观念的发展、情感上的索求等等,都和其原生家庭有密不可分的关系。
以脑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看,一个孩子从出生到3岁之间,脑神经细胞会不断增生,到4岁左右达到高峰;7岁时,脑神经细胞生长开始趋缓;10岁时,大脑的发展就定型了。[1]因此,在7岁之前,孩子对于外界所给予的一切信息,无论是好是坏,都会如海绵一样迅速吸收,这也意味着,孩子在7岁之前的生活经历,都足以影响他的一生。
原生家庭是人的一生当中,与世界所有联系的开始,也是学习个人情感经验和两性相处方式的最初场所。人们的性格、行为、价值观、情感习惯、思维模式、心理乃至人际关系,无一不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。
如影随形的伤痛
童年期在家庭中受到的待遇,对一个人的影响究竟有多大?1998年,美国费利帝(Vincent Felitti)医师与流行病学家安达(Robert Anda)曾合作进行一项“童年逆境研究”,调查了一万七千多位中产阶级、拥有大学学历及良好工作的成年人,了解他们在18岁以前是否曾经历身体或精神虐待、性侵、父母离异、家人入监、无人照料、与吸毒或酗酒者同住等问题,并分析这些经验与身心健康的关系。在交叉比对了约一万三千五百份问卷后,显示曾经历四种以上不良经验的人当中,86%有烟瘾、肥胖、退缩、忧郁或自杀倾向;曾经历七种以上不良经验的人,罹患癌症、狭心症的机率高出一般人三倍,且平均寿命仅有60.6岁,比平均值少19年。
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美国联邦女法官布勒克(Judge Mary Elizabeth Bullock),她曾出书自述童年经历亲生父亲长达10年的性侵、凌虐、奴役,甚至被迫卖淫等过程。虽然靠着坚定的毅力和努力取得高学历与事业成就,但她却罹患了四种癌症、红斑性狼疮与多发性硬化症[2]。
别让伤害代代相传
不论自觉与否,任何人内在都可能隐藏着来自原生家庭所造成的创伤与影响,即使长大成人,也常常带有童年经验的烙印;更可怕的是,它还会如遗传基因一般代代相传下去。但是,为何有些经历过类似创伤的人,仍能活得正面且积极呢?只要透过一些练习,任何人都有可能摆脱童年梦魇的纠缠。
首先,静下心来,回顾童年那些曾经令你感到快乐与幸福的时光,告诉自己,其实一切并不总是那么糟的,同时感谢父母(或其他家人)曾给过你那些幸福时光;其次,接受这样的事实:父母和你一样都是平凡人,就如同你一般会犯错,会有情绪;并且相信他们已尽了最大的努力将你抚养长大。请相信,他们并非刻意伤害你,只是他们也在受苦,他们对自己的行为也深感无能为力。接下来,告诉自己,现在的你并非过去那个无助的你,现在的你已不再是个受害者,而是充满能力与勇气的,你不仅有足够的能量远离那些童年的创伤,也有足够的智慧不让你的下一代继续遭受同样的伤害。
4种自我疗愈法
如果以上的方法仍无法帮助您摆脱童年创伤,您还可以尝试以下四种方法:
采取写作疗法:
每天花20分钟,尽可能完整地写下童年时发生的事件,尽情地发掘自己的情绪、想法、经验和感受,探索这些事件如何影响着你现在的生活。不用在意文字是否通顺,也不一定要保留这些文字。不喜欢写字的人,也可以用绘画或录音的方式替代。这些方法,有助于情绪的宣泄。
静坐或练习瑜伽:
当一个人的身体处于放松状态,面对压力时便能更加理性地调节情绪。当产生负面情绪时,不妨找一个不受打扰的地方静坐,使呼吸慢慢平稳、安静,体会呼气与吸气之间平和的感觉,也可通过瑜伽来使自己达到放松、平静的状态。此外,金菩提禅师所提倡的“一念代万念”的观想式禅修方法,用简单美好的观想来引导散漫的思绪归于一念,在动中求得相对的静,也能让您快速学会放松,更好地应对压力和烦恼。
与人互动:
良好的人际互动能够促进大脑分泌催产素(Oxytocin),让人心情变好,降低身体的压力反应。多参与社交活动,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,多花点时间和爱你、关心你的人相处,将会让你更有力量面对过往的伤痛。[3]
聆听禅师的开示:
许多人以为“放下”就等于“失去”,事实上,放下才是真正的提起,也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与自在。金菩提禅师的开示以通俗易懂又充满智慧的言语,引导人们看透事物运行的规律,懂得如何化解伤害,与过去的自己和解,从而摆脱原生家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。
如果您仍无法放下过往,不如在每天早晨多诵读几遍《金菩提圣经》,给自己打气鼓励。若能每天都意念着“我最自信!我最有魅力!”世界将充满着灿烂阳光,生活也变得美妙。从言语到意念,抛开阴霾,给自己阳光、能量、智慧、快乐和自信,必定能开启更加光明的未来!
来自《禅修与健康》
参考资料:
[1]3岁、7岁、10岁决定孩子一生的竞争力
http://www.businessweekly.com.tw ... =2134&type=Blog
[2] 科学观点:负面的童年经验如何影响我们
https://www.twreporter.org/a/adverse-childhood-experiences
[3]面对童年伤害,你可以做的自我疗愈
https://counselingliu.com/2016/08/10/
文:汪达
1951年,美国一位女孩因罹患精神分裂症(Schizophrenia),求诊于心理治疗师维吉尼亚•萨提尔(Virginia Satir),半年后,病况有了明显好转。然而,当女孩的母亲介入治疗,女孩的病况反而恶化到半年前的状态。
萨提尔察觉有异,便针对这对母女大胆拟定了一套新的疗程,并且在治疗一段时间之后,邀请了父亲参与治疗。当父亲加入之后,女孩的病况居然再度恶化到治疗之前的状态。这是为什么呢?
萨提尔约见了这个家庭的每一位成员(包含女孩、父母以及兄长),终于成功找出问题。原来,女孩的哥哥从小就非常优秀,致使父母不自觉将所有的关注力放在哥哥身上,而忽略了女孩,即使女孩很努力地好好表现,想赢得父母的关心,却总是力不从心,致使她痛苦不已。由于情绪压抑太久,因此得了精神疾病。萨提尔对女孩及她的家人进行了家族心理治疗,最终成功治愈了女孩。这个案例所突显的,正是原生家庭所造成的影响。
伤害藏在细节里
“原生家庭”,是指由父母与子女组成的家庭,换言之,就是一个孩子原始生长的家庭。
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(Sigmund Freud),在研究许多精神疾病病例时发现,那些精神病人的情绪困扰,大多源自于6岁以前在家庭中所遭受的痛苦,因此他认为,一个人的性格和各种行为模式,包括价值观念的发展、情感上的索求等等,都和其原生家庭有密不可分的关系。
以脑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看,一个孩子从出生到3岁之间,脑神经细胞会不断增生,到4岁左右达到高峰;7岁时,脑神经细胞生长开始趋缓;10岁时,大脑的发展就定型了。[1]因此,在7岁之前,孩子对于外界所给予的一切信息,无论是好是坏,都会如海绵一样迅速吸收,这也意味着,孩子在7岁之前的生活经历,都足以影响他的一生。
原生家庭是人的一生当中,与世界所有联系的开始,也是学习个人情感经验和两性相处方式的最初场所。人们的性格、行为、价值观、情感习惯、思维模式、心理乃至人际关系,无一不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。
如影随形的伤痛
童年期在家庭中受到的待遇,对一个人的影响究竟有多大?1998年,美国费利帝(Vincent Felitti)医师与流行病学家安达(Robert Anda)曾合作进行一项“童年逆境研究”,调查了一万七千多位中产阶级、拥有大学学历及良好工作的成年人,了解他们在18岁以前是否曾经历身体或精神虐待、性侵、父母离异、家人入监、无人照料、与吸毒或酗酒者同住等问题,并分析这些经验与身心健康的关系。在交叉比对了约一万三千五百份问卷后,显示曾经历四种以上不良经验的人当中,86%有烟瘾、肥胖、退缩、忧郁或自杀倾向;曾经历七种以上不良经验的人,罹患癌症、狭心症的机率高出一般人三倍,且平均寿命仅有60.6岁,比平均值少19年。
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美国联邦女法官布勒克(Judge Mary Elizabeth Bullock),她曾出书自述童年经历亲生父亲长达10年的性侵、凌虐、奴役,甚至被迫卖淫等过程。虽然靠着坚定的毅力和努力取得高学历与事业成就,但她却罹患了四种癌症、红斑性狼疮与多发性硬化症[2]。
别让伤害代代相传
不论自觉与否,任何人内在都可能隐藏着来自原生家庭所造成的创伤与影响,即使长大成人,也常常带有童年经验的烙印;更可怕的是,它还会如遗传基因一般代代相传下去。但是,为何有些经历过类似创伤的人,仍能活得正面且积极呢?只要透过一些练习,任何人都有可能摆脱童年梦魇的纠缠。
首先,静下心来,回顾童年那些曾经令你感到快乐与幸福的时光,告诉自己,其实一切并不总是那么糟的,同时感谢父母(或其他家人)曾给过你那些幸福时光;其次,接受这样的事实:父母和你一样都是平凡人,就如同你一般会犯错,会有情绪;并且相信他们已尽了最大的努力将你抚养长大。请相信,他们并非刻意伤害你,只是他们也在受苦,他们对自己的行为也深感无能为力。接下来,告诉自己,现在的你并非过去那个无助的你,现在的你已不再是个受害者,而是充满能力与勇气的,你不仅有足够的能量远离那些童年的创伤,也有足够的智慧不让你的下一代继续遭受同样的伤害。
4种自我疗愈法
如果以上的方法仍无法帮助您摆脱童年创伤,您还可以尝试以下四种方法:
采取写作疗法:
每天花20分钟,尽可能完整地写下童年时发生的事件,尽情地发掘自己的情绪、想法、经验和感受,探索这些事件如何影响着你现在的生活。不用在意文字是否通顺,也不一定要保留这些文字。不喜欢写字的人,也可以用绘画或录音的方式替代。这些方法,有助于情绪的宣泄。
静坐或练习瑜伽:
当一个人的身体处于放松状态,面对压力时便能更加理性地调节情绪。当产生负面情绪时,不妨找一个不受打扰的地方静坐,使呼吸慢慢平稳、安静,体会呼气与吸气之间平和的感觉,也可通过瑜伽来使自己达到放松、平静的状态。此外,金菩提禅师所提倡的“一念代万念”的观想式禅修方法,用简单美好的观想来引导散漫的思绪归于一念,在动中求得相对的静,也能让您快速学会放松,更好地应对压力和烦恼。
与人互动:
良好的人际互动能够促进大脑分泌催产素(Oxytocin),让人心情变好,降低身体的压力反应。多参与社交活动,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,多花点时间和爱你、关心你的人相处,将会让你更有力量面对过往的伤痛。[3]
聆听禅师的开示:
许多人以为“放下”就等于“失去”,事实上,放下才是真正的提起,也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与自在。金菩提禅师的开示以通俗易懂又充满智慧的言语,引导人们看透事物运行的规律,懂得如何化解伤害,与过去的自己和解,从而摆脱原生家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。
如果您仍无法放下过往,不如在每天早晨多诵读几遍《金菩提圣经》,给自己打气鼓励。若能每天都意念着“我最自信!我最有魅力!”世界将充满着灿烂阳光,生活也变得美妙。从言语到意念,抛开阴霾,给自己阳光、能量、智慧、快乐和自信,必定能开启更加光明的未来!
来自《禅修与健康》
参考资料:
[1]3岁、7岁、10岁决定孩子一生的竞争力
http://www.businessweekly.com.tw ... =2134&type=Blog
[2] 科学观点:负面的童年经验如何影响我们
https://www.twreporter.org/a/adverse-childhood-experiences
[3]面对童年伤害,你可以做的自我疗愈
https://counselingliu.com/2016/08/10/
2019年5月9日星期四
智慧风水:小卧房大用心
文:清浅
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,更期待他们能够学业有成,有一个美好的前程。其实,子女学业的好坏,除了天资与努力之外,卧室的风水也可以助其一臂之力!
方位面积学问大
1.根据五行结构安排房间方位
根据孩子的出生日期,通过命理书籍或网站,推算其五行结构,在满足采光和通风的基本条件下,根据五行和具体情况安排儿童房的方位。对于五行缺金的孩子,将其房间安排在南方或西方,可以起到一定的弥补作用;五行缺木,东方、东南方都是不错的选择;五行缺水,可在北方布置儿童房;五行缺火,则在南方;对于五行缺土的孩子,西南和东北方向则比较合适。
房屋的西北方位象征着权威,应留给家长做卧房,如若设为儿童房,不仅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,也会对家宅运气产生不良的影响。
2.房间的面积不宜过大
很多家长会考虑孩子的需求,认为儿童房里需要有床、衣柜、书桌等多样家具,又想给孩子游戏玩耍的地方,因此会衡量是不是需要给孩子大一些的空间。实际上,儿童房的面积并不是越大越好。
从风水学上来说,房间太大容易导致阳气不足,使人体能量流失,另外,太大的空间也容易给人空旷孤寂的感觉。因此,10岁以前的孩子房间大小最好可以控制在5坪(约15平方米)以内,对于先天体质较弱的孩子,儿童房可再小一些,控制在3坪(约10平方米)以内即可。
床位书桌怎样摆
●摆放床位需要注意什么?
1. 儿童床不要放在横梁之下,以避免给孩子沉重的压迫感。
2. 与大人的床一样,儿童的床位至少要有一面靠墙,最好有两面靠墙,这在风水上表示背后有靠山,寓意无后顾之忧,孩子也容易睡得踏实。
3. 儿童床尽量避免对着阳光过强的窗户,避免太强的光线伤害孩子的眼睛。
●如何将书桌摆在文昌位?
为孩子摆放一张“文昌书桌”,有一个简单方便的算法。以孩子出生年的尾数对照右侧表格,即可得出文昌方位。比如孩子是2009年出生,其尾数便是9,在右侧表格中找到9所对应的文昌位——西方,将书桌朝向西方摆放即可。如果无法面向西方,则摆在西方是其次的选择。[1]
西历出生年 书桌的朝向
1字尾 北方
2字尾 东北方
3字尾 东方
4字尾 东南方
5字尾 南方
6字尾 西南方
7字尾 西方
8字尾 西南方
9字尾 西方
0字尾 西北方
巧用摆设,增旺文昌运
当床位、书桌难以摆放在理想的方位上,可以巧用摆设,来改善风水,增旺孩子的文昌运。
●“一四同宫”的助缘物
什么是“一四同宫”呢?“四”指“四绿”,为文昌之神,而“一”指“一白”,为官星之处,主宰文章词科,“一白”和“四绿”两星遇合,主文章悬连,青云得路,因此对子女的学业有很大的帮助。
要营造“一四同宫”的卦象,可在孩子的床头柜上摆放1只花瓶,花瓶中用水养4根富贵竹,其中的水为“一白”,4根富贵竹为“四绿”。也可用4支毛笔代替“四绿”,但毛笔需浸于水中,以符合水生木之效;如果选择悬挂4支毛笔,则在笔架旁放一杯清水即可。
●电脑的摆放
如果要在孩子的书桌上摆放电脑,也需要根据其五行来做一些调整。因为电脑属“火”,但不是每个人都需要“火”,有些孩子甚至是忌火的。通常来讲,每年公历5月5日至8月8日、10月9日至11月8日出生的孩子忌火,父母可为忌火的子女在电脑旁放一杯水,或者摆放一只盛有清水的大玻璃花瓶,以避免忌火的子女感到疲倦或精神不振。
●供奉礼敬文殊菩萨
文殊菩萨德才超群,是智慧的代表。其形象通常是手持智慧之剑,骑乘狮子,比喻斩断烦恼,令智慧犀利如剑,并以狮吼威风震慑魔怨。在家中供奉、礼敬文殊菩萨,可帮助开发潜能,增长智慧、福德,增强记忆力,使辩才无碍。
一些觉悟的禅师所创作的字画、加持的法物也带有吉祥的能量,将其悬挂或摆放于屋中,可启迪学子,令智慧通达。此外,还可在书桌上摆放文昌塔,或在墙上悬挂“魁星踢斗”的吉祥图画,来祝福学子文思敏捷,学业有成。
温馨和乐,营造最佳风水环境
好的风水可以积累正面能量,对于孩子的身体健康、心灵成长乃至智力的提升,都有很大的帮助。然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最好的风水其实是父母为孩子所营造出的温馨、和乐、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。
如果希望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,父母应该时常静心阅读;想要孩子成为温暖、善良的人,父母应从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、爱护动物、珍惜一草一木做起;如果希望孩子乐观向上、积极进取,父母也必须是阳光开朗、互相尊重的,充满爱意、温馨、和谐的家庭氛围,能够于不知不觉中传递善意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;如果希望孩子心胸博大、具有责任感,父母应传递积德行善的理念,并以身作则,使孩子从小就智慧豁达,懂得关爱他人,在爱与温暖的熏染下,孩子的前程,自有光明相伴。
参考资料:
[1]李居明著,《文昌风水秘籍》,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8页。
文:清浅
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,更期待他们能够学业有成,有一个美好的前程。其实,子女学业的好坏,除了天资与努力之外,卧室的风水也可以助其一臂之力!
方位面积学问大
1.根据五行结构安排房间方位
根据孩子的出生日期,通过命理书籍或网站,推算其五行结构,在满足采光和通风的基本条件下,根据五行和具体情况安排儿童房的方位。对于五行缺金的孩子,将其房间安排在南方或西方,可以起到一定的弥补作用;五行缺木,东方、东南方都是不错的选择;五行缺水,可在北方布置儿童房;五行缺火,则在南方;对于五行缺土的孩子,西南和东北方向则比较合适。
房屋的西北方位象征着权威,应留给家长做卧房,如若设为儿童房,不仅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,也会对家宅运气产生不良的影响。
2.房间的面积不宜过大
很多家长会考虑孩子的需求,认为儿童房里需要有床、衣柜、书桌等多样家具,又想给孩子游戏玩耍的地方,因此会衡量是不是需要给孩子大一些的空间。实际上,儿童房的面积并不是越大越好。
从风水学上来说,房间太大容易导致阳气不足,使人体能量流失,另外,太大的空间也容易给人空旷孤寂的感觉。因此,10岁以前的孩子房间大小最好可以控制在5坪(约15平方米)以内,对于先天体质较弱的孩子,儿童房可再小一些,控制在3坪(约10平方米)以内即可。
床位书桌怎样摆
●摆放床位需要注意什么?
1. 儿童床不要放在横梁之下,以避免给孩子沉重的压迫感。
2. 与大人的床一样,儿童的床位至少要有一面靠墙,最好有两面靠墙,这在风水上表示背后有靠山,寓意无后顾之忧,孩子也容易睡得踏实。
3. 儿童床尽量避免对着阳光过强的窗户,避免太强的光线伤害孩子的眼睛。
●如何将书桌摆在文昌位?
为孩子摆放一张“文昌书桌”,有一个简单方便的算法。以孩子出生年的尾数对照右侧表格,即可得出文昌方位。比如孩子是2009年出生,其尾数便是9,在右侧表格中找到9所对应的文昌位——西方,将书桌朝向西方摆放即可。如果无法面向西方,则摆在西方是其次的选择。[1]
西历出生年 书桌的朝向
1字尾 北方
2字尾 东北方
3字尾 东方
4字尾 东南方
5字尾 南方
6字尾 西南方
7字尾 西方
8字尾 西南方
9字尾 西方
0字尾 西北方
巧用摆设,增旺文昌运
当床位、书桌难以摆放在理想的方位上,可以巧用摆设,来改善风水,增旺孩子的文昌运。
●“一四同宫”的助缘物
什么是“一四同宫”呢?“四”指“四绿”,为文昌之神,而“一”指“一白”,为官星之处,主宰文章词科,“一白”和“四绿”两星遇合,主文章悬连,青云得路,因此对子女的学业有很大的帮助。
要营造“一四同宫”的卦象,可在孩子的床头柜上摆放1只花瓶,花瓶中用水养4根富贵竹,其中的水为“一白”,4根富贵竹为“四绿”。也可用4支毛笔代替“四绿”,但毛笔需浸于水中,以符合水生木之效;如果选择悬挂4支毛笔,则在笔架旁放一杯清水即可。
●电脑的摆放
如果要在孩子的书桌上摆放电脑,也需要根据其五行来做一些调整。因为电脑属“火”,但不是每个人都需要“火”,有些孩子甚至是忌火的。通常来讲,每年公历5月5日至8月8日、10月9日至11月8日出生的孩子忌火,父母可为忌火的子女在电脑旁放一杯水,或者摆放一只盛有清水的大玻璃花瓶,以避免忌火的子女感到疲倦或精神不振。
●供奉礼敬文殊菩萨
文殊菩萨德才超群,是智慧的代表。其形象通常是手持智慧之剑,骑乘狮子,比喻斩断烦恼,令智慧犀利如剑,并以狮吼威风震慑魔怨。在家中供奉、礼敬文殊菩萨,可帮助开发潜能,增长智慧、福德,增强记忆力,使辩才无碍。
一些觉悟的禅师所创作的字画、加持的法物也带有吉祥的能量,将其悬挂或摆放于屋中,可启迪学子,令智慧通达。此外,还可在书桌上摆放文昌塔,或在墙上悬挂“魁星踢斗”的吉祥图画,来祝福学子文思敏捷,学业有成。
温馨和乐,营造最佳风水环境
好的风水可以积累正面能量,对于孩子的身体健康、心灵成长乃至智力的提升,都有很大的帮助。然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最好的风水其实是父母为孩子所营造出的温馨、和乐、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。
如果希望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,父母应该时常静心阅读;想要孩子成为温暖、善良的人,父母应从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、爱护动物、珍惜一草一木做起;如果希望孩子乐观向上、积极进取,父母也必须是阳光开朗、互相尊重的,充满爱意、温馨、和谐的家庭氛围,能够于不知不觉中传递善意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;如果希望孩子心胸博大、具有责任感,父母应传递积德行善的理念,并以身作则,使孩子从小就智慧豁达,懂得关爱他人,在爱与温暖的熏染下,孩子的前程,自有光明相伴。
参考资料:
[1]李居明著,《文昌风水秘籍》,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8页。
2019年5月4日星期六
金菩提禅师讲故事——天命
唐朝末年,一位小和尚随师父游方,途经一处绿洲,眼看天色已晚,便停下来歇脚。师徒俩坐在一棵椰枣树下,小和尚取下水壶,走向泉水边,先将水壶灌满水,接着解开行囊取出干粮,准备吃晚餐。
突然,小和尚发现一只蝎子掉到水里,可是他并不认识蝎子,看到它在水里慌乱地团团转,立刻伸出手,想将它捧出水面,谁知受到惊吓的蝎子竟反身螫了小和尚的手指。心急的小和尚忍着痛,再次伸手,蝎子竟又狠狠地蛰了他一下。
老和尚看到之后,问小和尚:“既然你已经被蝎子蛰了一次,为什么还要靠近它呢?”
小和尚说:“可是师父,那只虫子快淹死了呢!您一直告诉我要爱护众生,我现在就在照着您的话做啊!我要救它的命啊!”
老和尚笑笑,不发一语地走向水边,用手上的蒲扇捞起那只蝎子,说:“这是毒蝎子,受惊时螫人是它的天性,而出家人有好生之德,救助受苦受难的众生是天命。我们不必因为蝎子的天性而放弃自己的天命,但面对不同的众生,要使用不同的方法,要记住,永远有更好的方式来行使我们的天命。
心灵悟语:
有智慧的爱,才是真正的慈悲。
唐朝末年,一位小和尚随师父游方,途经一处绿洲,眼看天色已晚,便停下来歇脚。师徒俩坐在一棵椰枣树下,小和尚取下水壶,走向泉水边,先将水壶灌满水,接着解开行囊取出干粮,准备吃晚餐。
突然,小和尚发现一只蝎子掉到水里,可是他并不认识蝎子,看到它在水里慌乱地团团转,立刻伸出手,想将它捧出水面,谁知受到惊吓的蝎子竟反身螫了小和尚的手指。心急的小和尚忍着痛,再次伸手,蝎子竟又狠狠地蛰了他一下。
老和尚看到之后,问小和尚:“既然你已经被蝎子蛰了一次,为什么还要靠近它呢?”
小和尚说:“可是师父,那只虫子快淹死了呢!您一直告诉我要爱护众生,我现在就在照着您的话做啊!我要救它的命啊!”
老和尚笑笑,不发一语地走向水边,用手上的蒲扇捞起那只蝎子,说:“这是毒蝎子,受惊时螫人是它的天性,而出家人有好生之德,救助受苦受难的众生是天命。我们不必因为蝎子的天性而放弃自己的天命,但面对不同的众生,要使用不同的方法,要记住,永远有更好的方式来行使我们的天命。
心灵悟语:
有智慧的爱,才是真正的慈悲。
订阅:
博文 (Atom)